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25。兰安 (第3/4页)
道她方才愤而离席,是故意开脱,为了掩盖秘密出宫的常瑶与陆知行,可他刻意装作不明白,是想看她如何说。 凌思思自然也知道,彼此不过都是揣着糊涂装明白,正想出言回懟,然她眼角馀光瞥见堆在他脚边的酒瓶,那些即将出口的话硬是转了方向。 「你有心事?」 她太了解他了。 季紓克己復礼,最是克制,不会有这样放纵自己的时候,如今却在此深夜饮酒,大有放纵沉沦之意,显然有什么令他难以忍耐的事。 难受到……让他不愿再守着素日最在意的礼节。 持着酒杯的手一顿,垂下的眼睫轻颤,季紓抿了抿唇,没有反驳。 「说吧,今天发生什么事了?」凌思思伸长了腿,摆了个舒服的姿势,如间话家常般,随意开口道:「方才宴上,在端王拿出那盆花之后,我就觉得你怪怪的,可是和这个有关?」 她说完,也不催促他回答,仅是撑着双手,与之坐在阶前,迎着秋风微凉,有暗香袭来。 半晌,季紓袖袍微动,微哑的嗓音轻轻响起:「今日,是我娘的忌日。」 凌思思愣住了。 「我娘亡在了十年前的中秋夜,那一天的月亮也像今日这般圆。」他语气一顿,抬起头来,看向了不远处廊下的那些花,「我娘她尤爱兰花,而她生前最喜欢的,便是莲瓣雪兰。」 晚风拂过,露出皎洁的月光,如轻纱般笼罩,而季紓的脸——曾经被认为是太过復杂而无法解读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浅显直白的表情。 同一片月光下,在青石村时、金鸞池畔,乃到了现在,他的那些复杂难解的目光与心事,终于有了答案。 在青石村不可言说的月夜里,他和她说的那个故事,其实并不是全部。 十年前的中秋,年仅十岁的季紓,被母亲微笑着牵着他的手,去上学堂。分别时,母亲站在门口答应他,回来时会带月饼给他。 当时的母亲是那样温柔,牵着他的手那样温暖,可谁也不知道,这一分别即是永别,当年母子分离的场景成了记忆里的最后一面。 那时母亲在宫里当值,位居尚宫,按照宫里的规矩,每逢节庆宫中一些位高的女官便能提早出宫,与家人团聚。 因此,儘管下学之后,没能见到说好来接他的母亲,他也不曾起疑;甚至等的时间久了,少年心性,难免气恼,可他仍是坐在门前石阶上,等着迟迟未归的母亲。 从夕阳西下到夜幕低垂,再然后是身着鎧甲的府衙士兵,神情冷漠地走到他面前…… 「他们低着头看我,然后告诉我--辛兰安死了。」 辛兰安。 辛尚宫--他的母亲。 后半夜下起了雨,他浑浑噩噩地与父亲随他们来到京郊的山坡下,他永远记得当时的场景。 天是黑的,被层层乌云压得彷彿就在头顶上。 雨也是黑的,像一张密不透风的毯子,笼罩着整片天地,将一切污秽冲刷,也带走了所有的一切。 十岁的季紓站在山坡下,愣愣地看着母亲倒在潮湿的泥泞里,豆大的雨点啪啪地打在他身上、脸上,他却忘了躲、忘了动。 他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渺小。 他的母亲倒在了眼前,浑身狼狈,身上伤痕累累,触目惊心,可他却站在那里,望着身旁士兵无动于衷、满脸是泪的父亲痛伏在地,却无能为力,什么也做不了。 季紓復述此事时,声音很平静,然而凌思思还是听得鼻酸,心隐隐颤抖起来,她握住了他微凉的手,试图将自己身上的温度传递给他。 「一定很痛吧?」 满心期待落了空,无心的告别成了最后一面,又亲眼目睹了母亲的过世,对年幼的季紓来说该是怎么样的痛苦呢? 「嗯,很痛,可就是这样的痛才能让人清醒。」季紓看了眼她握着自己的手,看着她的目光有些古怪,似忧伤似怀念,沾染着满满的温柔,他轻轻回握,像是从中汲取勇气,继续道:「因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