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70。钓鱼不如对线 (第4/4页)
谁都知道太子妃失宠一事,关于太子即将于登基大典上册封凌侧妃为后的消息在宫里不脛而走,宫人门们惯会见风转舵,对朝阳殿的事务是越发懈怠了。 宫人们轻视朝阳殿,除了小竹之外的殿中人亦颇有微词,都被她压下去了,但难保有几句间话落进了常瑶耳里,虽说太子并未迁怒怪罪,可常瑶身处其中,又怎么能不受影响,几日下来都神色懨懨,若有所思。 常瑶醒了醒神,回过头来,勉强一笑道:「我没事,别担心。」 「她说的没错。」 一道声音忽自屋外响起,是陆知行携带一身风雪走了进来,方才两人的对话都落在他耳里,他心头微酸,很快走上前来。 衡阳君与太子妃师出同门,兄妹情深,宫中无人不知,见是他来,小竹识趣地福了福身,默然退下。 常瑶无奈地叹道:「师兄怎么来了?」 「我若不来,谁还记得你这个太子妃还有衡阳君撑腰呢。」 说起这个,陆知行便来气,他来的时候碰巧撞见了几个下人私下议论太子登基之日同时封后一事,言语之间对她这个太子妃多有詆毁,要不是他出面吓阻,只怕宫人们压根没把她放在眼里。 他看见的时候尚且如此,私底下还不知如何搓磨呢。 「哪里能有你说的这么严重呢……」 「没有吗?」陆知行盯着她,站在她面前,一动不动,眸中满是冷意,罕见地在常瑶面前表现了执拗的一面。 常瑶一愣,垂下眼帘,脸上强撑的笑终于褪了乾净,沉默不语。 陆知行沉默地看着她的脸,若非逼到绝境,她鲜少露出过这样失态的神色。 他知道,眼下事态发展到了这一步,早已是毫无退路,身后便是深渊,稍有不慎踏错一步,那便是摔的粉身碎骨,谁也回不了头。 而常瑶尤甚,她不只是一个人,在她身后还背负着一族的性命,以及常氏满门清白,所有加在她身上的重量叫她不敢、也不能停下脚步。 但,为什么呢?为什么非要是她……? 「你知道吗?今日谢家家主生辰,举办寿宴,凌思嬡已以未来大盛准皇后的身分赴宴,正是太子让她代表皇室出席,默认她的地位了。」 他眸中慢慢沉淀出一种异样的冰冷,夹杂着一些难以分辨的复杂情绪,迎着她的目光,缓缓道:「都已经走到今日这一步了,阿瑶,你心中当真没有遗憾吗?」 遗憾…… 常瑶愣住了,「师兄,你在说什……」 「你能承受得了吗?」他骤然打断,只站着不动,有种咄咄逼人的压迫感,「也许你现在以为是让他人受伤,结果最受伤的人也许会是你,这样……也没关係吗?」 常瑶怔怔地望着他,一时之间,忽然不知道该说什么。 眼前之人眸中熟悉的轻松和亲切迅速褪尽了,陌生的威压浮现出来,连带着他周身都弥漫着一层冷意,与平时截然不同,显得有些陌生。 她张了张嘴,语气放低了:「你到底想说什么?」 「我这么多年想说的话,师妹你不是早应该料到吗?」他垂下眼帘,浓密的睫毛盖住了眼里翻腾的情意,「你我青梅竹马,师出同门,多年师门情谊,儘管你嫁入东宫,你我之间情谊亦未生变……你知道,这么多年,我一直对你--」 「师兄!」 未说完的后半句话,硬生生地被她这么一声给打断。 一如内心多年积累的情意,日积月累,每一句都是他盛大而无声的告白,他忍了这么多年,为了情、为了义、为了……她,他可以永远只作她口中的“师兄”,永远将这份心意深埋心底,见不得光,但他无法见她受到一点伤害。 他等了这么久,守了那么久,可在见到她坚强后的脆弱时,内心的那道阀突然就洩了力,那些年深日久,无处安放的情意像找到了出口,一下子宣洩而成,将理智衝击得溃不成军。 可那句最重要的话,他还是没来得及说出口。 常瑶嘴唇颤动半晌,目光触及他盯着自己过于炙热的眼眸时,内心轻轻一揪,下意识地别开眼。 好一会儿,才低声道:「你对我的照顾……我一直记得。可就这一次、最后一次,不论如何,我想为自己、为常氏争一口气,抬头挺胸地活着,无愧于心。至于其他……」 她顿了顿,刻意放柔了声调,「等一切结束之后,我会告诉你的--关于你那个问题的答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