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75。宫变 (第2/4页)
装,显得很是英武。 靳尹看到他时,心中一沉,再看他身后的那拨兵士,自凌首辅倒台后,那些私兵怎么也找不到人影,他就觉得不对,原来是留在了这里啊。 维桑与御台上的凌思思对视一眼,便走到了皇帝身后。 靳尹看到这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他瞥了眼身旁淡然自若的凌思思,冷笑一声,「你还是背叛了我啊……」 凌思思扬唇一笑,「我从来没有和你在一起过,哪里来的背叛呢?」 如此三拨人,一一走到了皇帝和常瑶身后,眾人看到这里,也察觉到了巨变,越发不安起来。 最后,皇帝沉声道:「卸甲!」 其馀仍在犹豫立场的皇城司侍卫,见状连忙将手中的武器扔到地上,一时间殿内情势立转。 靳尹死死盯着常瑶和皇帝,咬牙道:「好,很好,看来你们这是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协同反贼,一同逼宫作乱了啊!」 陆知行轻笑出声,「事到如今,你还能颠倒黑白,倒也真是个人物啊。」 陆知行抬头看了季紓一眼,季紓理了理衣袖,就在眾人各异的目光中,缓缓开口,打破了一殿胶着:「殿下可还记得,十年前,庆历十年的那则预言?」 靳尹闻言,见他出声,忍不住眉角一跳,没有回答。 「十年前,司天监监正崔恪卜出一则预言,称荧惑守心,君者去朝,将有亡国去王之象,可这消息并未传出,宫中亦未留有任何记载,而崔恪正值壮年,事后却无端自裁,殿下可否能解答此中缘由?」 靳尹嗤笑一声,「陈年旧事,朕又怎会清楚。」 「是么。那就让臣来猜一猜,当年你尚且不受圣宠,是个默默无闻的皇子,因着出身,先皇后对你很是忌惮,派遣心腹辛尚宫暗中监视,怎料辛尚宫一念怜悯,对你生了惻隐之心,对你真心照拂,甚至为你刻意隐瞒了司天监的预言;而你,却在得知司天监的预言后,出卖了辛尚宫,告诉先皇后她已叛主,致使辛尚宫无辜冤死;而后,你心生计谋,使计陷害后族,致使陛下废后,剪除三皇子的党羽,罗织罪名,将其流放出宫。」 「可一个人既见权势,又怎会甘于无名?于是,你设计欺骗当时与三皇子订有婚约的首辅千金凌思嬡,利用她迫使凌首辅倒戈,改而支持你,为你造势;一面再勾结外敌,内外加持之下,好让你藉着西州之役得势。可你仍不满足,于西州之役得势后,你怕旧事曝光,遂架空司天监,逼死崔恪,并得知天河令能号令天下,遂与常主簿联手,欺骗常瑶,甚至买通司天监做假预言,临时反悔让凌思嬡太子妃,藉着谣言与民望,转扶常瑶上位,你说--对吗?」 靳尹冷笑道:「证据呢?捉贼捉赃,抓奸抓双,朕知季詹室素来辩才无碍,可也不能信口开河,血口喷人吧?」 眾人自听了季紓方才所言,早已惊得目瞪口呆,谁也没想到当年发生的这许多事,竟都是出自靳尹一手编排,若真是如此,此人之心计岂非太过可怕? 再听靳尹此言,又难免心存侥倖,转头看向一旁面色坦然的东宫詹事。 陈年旧事,又是空口白话,季紓难免处于下风,可他面对质疑不卑不亢,仅是垂眸自袖中掏出一张纸,上头白纸黑字,眾人抬头看去,正是一纸自白书。 「臣跟在你的身边,自然知道有些事得留些痕跡,好做自保。殿下不知道吧?常主簿在认罪之前,曾自陈其罪,将这些年来你与他勾结的所有事务,不论大小,桩桩件件,坦承不讳。包括你利用职务之便,让常主簿假借行善之名,贩运人口,暗中培养私兵一事,还有櫟阳山崩以及风鸣山一役,都是你为了偷天换日将自己在外培养的私兵运回京城,与康王联手演的一场戏。」 至此,有人按奈不住,惊呼:「康王?与康王联手,这意思不就是……太子勾结外敌?」 「为满一己之私,联同外敌,残害我朝子民,岂非等同叛国!」 「叛国篡位,不配为帝!」 有许多人在听完季紓所说的话后,纷纷反应过来,眼前方登大宝的“新帝”原是联合外敌,欲行不轨,看向他的眼神不再敬畏,转而愤怒。 靳尹望着那些一瞬间变质的眼神,彷彿又回到了从前,在寒凉殿时的那段过往,他眸光阴鬱,挑眉在归元殿内环视一圈,目光最终停在了季紓身上。 「证据就能代表一切吗?不过一将死之人的片面之词,如何可信?难道就因为这些,就能轻易抹去朕所为之付诸的成果吗?」靳尹语气一顿,放缓了语气,抬眸道:「时安,你跟着朕许多年,难道看不出陛下是被贼人挟持,偏听偏信吗?你不同朕一起救回父皇,竟还要为虎作倀?」 季紓没有回答,倒是站在常瑶身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