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叛逆少年不会梦见表面上是老师实际上是小妈的嫂子_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拼 (第2/2页)

这么做。

    他选择了隐瞒。将周芸的死淡化处理,将周自珩的存在彻底隐藏,甚至可能刻意抹去了周芸与他的大部分关联。他放弃了这样一个绝佳的宣传机会,这完全不符合一个政治机器最大化利用一切资源的本能。

    为什么?

    蓝若靠在椅背上,闭上眼,脑海中飞速运转。

    他对周芸有真爱?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蓝若自己掐灭了。相信一个政治机器的爱?这比相信鳄鱼的眼泪还要荒谬。陆乾坤的每一步都充满了算计,感情对他而言,只能是锦上添花的装饰,或是需要时可以利用的工具,绝不可能是阻碍他利益最大化的绊脚石。如果公开能带来更大利益,他不会因为所谓的“真爱”和“保护”而选择沉默。

    那风险呢?这样做的风险大概有两方面。

    尽管陆乾坤试图将周芸包装成“新欢”,但柳家绝非易于糊弄的等闲之辈。只要他们稍作调查,就可能发现周芸与陆乾坤相识的时间远早于柳未央去世,甚至可能查到周自珩的真实出生日期。一旦柳家确信陆乾坤在柳未央生前就已出轨并育有私生子,那么他所有的“深情”表演都将被视作对柳未央和柳家的最大羞辱与背叛。这不仅会彻底激怒柳家,导致其掌握的文化、学术资源反噬,更会让他“重情重义、根基稳固”的核心人设彻底崩塌,失去一批看重传统价值和家庭观念的支持者。这种信任的瓦解,对他政治生命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最重要的,如果公开这件“意外”,必然会引来调查。陆乾坤不敢利用周芸之死作秀,最核心的原因可能在于,他害怕任何形式的关注和调查会揭开那场“意外”的真相。

    那个孩子!如果公开,必然会涉及对孩子的关心和慰问。周芸救下的那个孩子身份必然极其特殊。如果只是一个普通孩子,陆乾坤完全可以将此事包装成“准续弦善良勇敢,不幸罹难”的悲情故事,这甚至能为他接纳周自珩提供更充分的理由——“完成挚爱遗愿,抚养其子”。但他没有。这说明,那个孩子的身份一旦公开,或者围绕那场“意外”的细节被深挖,可能会牵扯出陆乾坤无法控制的局面。

    所以对于陆乾坤而言,公开周芸之死,就像打开一个潘多拉魔盒。他无法预测里面会飞出什么,但极大的可能是会飞出足以摧毁他现有地位的魔鬼——可能是柳家的彻底决裂,可能是政敌的致命攻击,也可能是一桩他自身都无法摆脱干系的惊天阴谋。因此,他宁愿放弃一次绝佳的机会,也要将这个盒子死死焊住,让周芸的牺牲沉默地湮灭在尘埃里,让周自珩成为一个不被承认的影子。

    关键点在于周芸死亡的真相,以及她所救之人的身份。陆乾坤担心一旦开始表演“深情悼念”,无数双眼睛就会顺着这条线查下去,查到那个孩子,查到那场“意外”的蹊跷之处。

    想到这里,蓝若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她的调查方向需要调整。现在,一个更明确、也更危险的目标浮出水面:

    必须查清那场车祸的真相,必须知道周芸用生命换回来的,到底是谁。

    这无疑是虎口拔牙。但这也是她目前能找到的,最可能刺痛陆乾坤、并可能关联到陆修远失踪真相的线索。她需要制定一个极其谨慎的计划,也许陆乾坤已经清除掉了当年所有的记录,也许调查可能没有结果……但她别无选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