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14  (第2/2页)
怔的,不明所以。    其中就有不少私底下偷偷买辽盐的。    他们不明白,买点辽盐怎么了?    朝廷不也是每年巴巴地往辽国送岁币吗?    宋盐就是比辽盐贵许多,老百姓过日子,还不是能省一点是一点?    司南道:“你买一斤辽盐,就是为辽军的战甲添一块铁,为辽人的战马送十筐料!就是亲自为战场上的大宋儿郎系一根断头绳!”    “不要以为你偷买一斤,我偷买两斤,区区一点盐算不上什么。汴京百姓有多少,河北路宋人又有多少,这么多一斤两斤加起来,总共多少斤?”司南一字一顿,铿锵有力。    百姓们都慌了,从来没想过,不声不响买两斤盐怎么就和打仗扯上边了?    司南观察着众人的神色,声音发沉:“辽人狼子野心,早就想侵吞我中原沃土。今日是暗中贩盐,明日就是占我山林,掳我妻儿!官家仁德,不愿兴军劳民,然而辽人欺人太甚,当战则战!”    “宋辽边境有我们的儿郎,有我们的夫君,有我们的亲朋故友!和辽军对垒的会是他们!流血流汗的也是他们!”    “不要觉得与己无关!战事一起,赋税、兵役、粮草每一样都与我们息息相关。”    “就算今日辽境没有我们的亲人,明日也不会有吗?后日呢?十年之后、百年之后呢?”    “待辽军挥兵南下,马踏中原,每一个私下买盐的宋人,皆是给辽人递刀的帮凶!”    众人哗然。    不知不觉被司南带了进去。    终于明白,这件事到底有多严重。    赖大第一个跳上台,举着拳头高喊:“抵制辽盐,不做帮凶!”    许多人不由自主跟着喊起来,有白发老人,有儒衫学子,还有眼圈泛红的妇人。    于三娘站到司南身边,朗声道:“我是司氏火锅店的领班,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平民女子,同样懂得‘护我大宋,匹夫有责’的道理。我在此承诺,绝不私购辽盐,绝不给辽人递刀!”    在场的不乏小娘子,受到感染,皆跟着喊了起来,语气铿锵,毫无娇弱之感。    赵灵犀紧接着跳了上去,“我是赵家女,担着县主的头衔,食邑千户。今日我同汴京百姓站在一起,郑重承诺‘抵制辽盐,从我做起’,若有违背,不配为赵氏子孙!”    一时间,群情激昂。    响亮的口号从宣德门一直传到相国寺。    太学生听到消息,丢下书本,跑出校舍,执着笔,拿着纸,把满心的报国之志写成了文章。    巡逻的禁军维持着治安,小心护卫着激动的人群,难得耐着性子没有推推搡搡。    早朝还没结束,朝堂上也得了信。    赵祯带着百官大步赶至宣德门,远远便听到司南带着百姓们喊口号——    “抵制辽盐,从我做起!”    “护我大宋,匹夫有责!”    声浪一阵高过一阵,唤起了百官年少时的凌云志,震得赵祯心口发烫。    他推开宫人搀扶的手,一步步踏上高台,视线往百姓身上一一扫过。    司南放下大喇叭,百姓们也渐渐收了声。    赵祯持着手,缓缓道:“朕是你们的官家,是大宋的一国之君,为回报诸位的爱国之心,朕保证,只要从今日起不再购买私盐,从前的事既往不咎。”    百姓们大大地松了口气,皆揖手行礼,感念官家仁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