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  (第1/2页)
    !谁让你开门的?”我转脸道。    “三位公子找少爷呀!我来喊您起床梳洗……”留财见九爷我正装齐发的站在那儿。    “那你不会进门前先敲门?”我道。    “留财知错了。”    “错了就罚你抄诗百首!”    “啊?!”我猜他定是在想:这不是夫人一直罚少爷的招式么,怎的少爷又来罚我了?    “怎的?”    “少爷为何如此动怒啊?不就是推了一下门么?虽然直接了些……”留财小声嘟嘟囔囔。    “抄不抄?”    “……抄……”    “这还差不多。”我抬脚就要出门:“本少爷问你,那三厮此时找我干嘛?”    “不是少爷您上次说要请三位公子再去懂香春喝他个十坛不归的么?”    “有么?”    “有!”    作者有话要说:  中意的大人,敬请收藏支持,评论鼓励呦(>_<)    ☆、第八章 山寺无非    江玉楼凡是不称意的画作,都会让小砚童给打包扔掉,小砚童每每便随手扔在院后不管,后被别院打扫的下人捡了去当宝,辗转便卖到集市上。    再说那日江玉楼院中扫花,不是砚童偷懒。    那两株梨树是靳氏来这院中头年所值,亲手养大,江玉楼搬来院中住,每每梨花落,靳氏就让小玉楼去扫了,她说花落人残,落花神伤,不想见一地残败。故而久之,这梨花一落就成了江玉楼习惯去扫,别人扫不得。    那日坐窗前见雨打梨花落精光,想到过世已久的母亲,难免触景伤情。    所以总结说来,李承璘那日抢扫帚多数是触及了江玉楼的怒点,故而也就让一直无情绪的江玉楼后来借画逐客。这后话是后来李承璘问起,江玉楼说起。    不知云兮寺,数里入云峰。    九爷我累死半天终于爬上山中寺,会那酒肉穿肠过的老和尚无非。此时寺庙里僧侣们在做早课,披着袈裟,神情严肃。    无非这个老和尚实在不算是个和尚,唯一合格的就是他那头上无发,九点戒疤。    无非不是个省心的和尚,主持他老人家给他赐法号“无非”,不是因为旁的,只是求他别再无事生非。    无非打小为僧,四岁就皈依了佛门,传说无非入山时顽劣捣蛋,闯祸比吃饭还勤,于是改法号“无非”。    如今苦伴青灯六十四载,也给他赚了个监寺,结果又因一顿肉就给卸了职。当然,那顿烧鸡是爷带给他的,他缠着我耳边叨叨碎碎了半个月,九爷我也不是个小气的人,就累死累活爬上山给他捎了两只。    爷之所以与这老僧交好甘受累,大抵是因为小时候的事。    无非之所以打小就在佛门,是因他体弱常病,爹娘听说放在佛祖眼皮儿底下好养活,于是便将四岁的无非拎上山。佛祖慈悲,无非从此无病无灾,如今已高寿六十八。    九爷我从小背阴的命,没生什么大病,却是常常见鬼,整日对着空气自言自语,二老见我日日神神怪怪,以为邪魔附体,便请法师作法驱之,后来依旧神神怪怪,而且常常神神怪怪,便以为是个招邪体质,恐有一日被妖邪吸光精魂,恹恹早逝,听说山上云兮寺有个无非大师年迈健朗,正是佛祖眼皮儿底下养大的,于是就将当时六岁的我也拎上了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