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十五章 矛盾 (第2/2页)
下的蛋”——头突然出来是多年的期盼,挺胸抬头叫喊是天生的遗传。 这不是适不适应社会的问题,而是三观早已稳固的问题。 她哪里懂得皇帝任用她的真正含义,是把她当枪使,对抗的是皇帝不方便掀翻的世家大族与朝臣之间过于稳固的利益链。 那对皇权是最大的威胁。 他们世代在朝廷做官,子承父业、兄弟相望,世袭传承,门第清高,联姻结网。 哪怕最初是以诗文传家的世家,为维护家族利益,族中也必定会想方设法掌握军权,以武力维护自己的崇高地位。 世家裹挟皇权,最后西风压倒东风,皇权旁落。 国家需要世家门阀支撑,却不能允许他们与皇权牵涉过深。 皇帝一直想把朝廷上下大换血,扯断世家对朝堂的牵制,可是,自古以来变法也好,革新也罢,想不血流成河都是难如登天之事。 不过误打误撞的,楚清到底是给皇帝制造机会,把薛正浩的兵权收回来了。 给楚清封爵,并把封地选在临洋县,其实是皇帝在矛盾心情下做出的决定,却也等于把楚清“束之高阁”。 可楚清又开始鼓捣东西了,她总是能鼓捣出些好东西。 皇帝又翻出楚清的“没良心炮”图纸看。 别说郑春秋觊觎,皇帝也觊觎啊! 当皇帝听说楚清工厂被盗,与工部有关时,第一个想到的也是“此事与郑春秋脱不开干系”,甚至内心还有些期待郑春秋能成功。 可惜,郑春秋鼻子也很灵,盗窃失败第一时间给自己脱罪,倒是不好惩戒他了。 真是吃啥啥不剩、干啥啥不行的糟心玩意儿! 看到皇帝看图纸,李公公多少能猜出皇帝的心思:这是又想回到郑春秋了。 贴身总管是什么人?那是比皇后还熟悉皇帝的人。 李公公边把案边的白玉茶盏放到托盘上准备收走,边说道:“皇上,过于思虑于龙体不宜,您要保重呀; 郑大人得了教训,自然惶恐,必会竭尽全力办差,以求戴罪立功,他不是说早已有采矿之法?皇上且宽心。” 郑春秋为求脱罪,说的是:“臣早已制定好开采计划,根本与临洋侯不相干,臣岂会派人行窃?臣是真的不知此事。” 一推六二五*。 若非皇帝已经下旨让四皇子与郑春秋一起负责开采玉矿,是真不想再用这个工部尚书了。 只是君无戏言,话自帝王之口说出,就是圣旨,不能说改就改。 皇帝感到,自己是真的需要贴心能干之人,希望老四那孩子通过这次历练,能承担起一部分事务吧。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指望那些朝臣,不如培养自己儿子。 *注:一推六二五由来:老秤一般以十六两为一斤。买卖东西时,若一件商品一元,如果对方买了一两货,便是0.0625元。 第一种说法:买东西过秤时,把秤砣绳子推到表示一两重的戥星,便念叨“一推六二五”,若推至二两,则念叨“二推一二五”。 后来人们将此编成歌诀,买卖东西时,便捷许多。 第二种说法:原应是“一退六二五”。 其中的“退”,本是珠算中退一档,即退个位为小数点的意思。 因为“退位”与“推倭”谐音,于是演变成了“一推六二五”,形容装糊涂、推诿责任。 我赞同第二种说法,你呢? *冷知识:为何一斤是十六两,而不取整数? 天上星宿十六颗,北斗星七颗,牵牛星三颗,太阳、月亮、地球,再加上福、禄、寿三颗星,总共十六颗星。 将“天时”融入算法,意味着买卖人做事、算账要天地良心。不能缺斤短两,否则就是瞒天过海,是会折阳寿。 “舍利取义”是人们的共识,也是社会对商人的要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