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满唐华彩 第1121节 (第2/2页)
人不甘。 因此,达扎鲁恭思忖良久,决定转道向南,抢掳奉天,作势威胁长安,调动薛白来追,迫使唐军往东面布防。 到时他将突然西向,抢掳凤翔,然后杀回陇右。 过程中,一旦唐军追击时出现冒进之举,他也可突然杀个回马枪,试着杀到那杆龙旗之下,活捉大唐皇帝。 树挪死,人挪活,眼下这个局面,吐蕃军只有腾挪辗转,才能打开局面。 当然,地势不熟是一个大问题。好在,达扎鲁恭并不缺向导。 他就命令李齐物、高晖为大军引路。 李齐物身为宗室重臣,曾经几次到过奉天祭祀,高晖久在泾州,两人都对这一带的地形非常了解,很快就画好了地图。 他们拟定路线,达扎鲁恭大喜,当即下令,大军明日启程。 是夜。 李齐物在帐中吹起了胡笳,声音十分悲切。 隔着几个营帐,高晖听着曲子,也是幽幽叹了一口气。 忽然,他身后的一名亲兵开口说话了。 “将军可是想到前路茫茫,心中忧愁?” “你在胡说什么?”高晖道。 “将军之所以到吐蕃军中,并非叛国,而是为太上皇借兵。可现在太上皇已晏驾,世人不知将军的苦心,只骂将军是国贼。哪怕助吐蕃劫掳一番归去,将军又有何前途可言呢?” 高晖无奈地长叹一声,道:“事已至此,还有什么办法?” “将军与李齐物不同,李齐物与新皇有私怨,将军却还有弃暗投明的机会。” 高晖一回头,先是不悦,之后目光闪动了几下,摇头道:“我又何尝不想弃暗投明,可惜,没有机会啊。” “小人不敢瞒将军,小人乃是白孝德将军派遣而来的。” 高晖惊得退后两步,震惊,大怒,道:“你说什么?!” “将军把情报塞在小羊肚子里,让它出营寻找母羊,此事早为白将军得知,他让我随将军到吐蕃军中,传递消息。现今,达扎鲁恭已为王师团团包围。这是将军最后立功的机会。” “……” 当夜,一张简陋的地图就被送出了吐蕃大营,上面标注着吐蕃军的进行路线。 高晖承诺,会将达扎鲁恭引入一个既定的设伏地点。 第585章 重臣 眼看越来越多的唐军包围过来,达扎鲁恭果然决定南下劫掠一番便扬长而去。 在一个黎明,吐蕃大军不等河对岸的唐军反应过来即悄然撤军,当日便急行军赶到大峪口,甩脱了唐军的探马,转道南下,直扑奉天县。 依着李齐物、高晖原来拟好的路线,他们该沿着漠谷河行进,穿过黄土塬地杀进广袤平坦的关中平原。 这计划讲究的是一个“快”字。 然而,进军到一半,高晖却向达扎鲁恭提出了一个建议。 “如果沿着这条路继续向前,就得要经过漠谷道上地势险要之处,万一唐军在河谷中设伏,将军的兵力恐怕有折损。” 不等达扎鲁恭开口,李齐物已疑惑地问道:“将军行进迅速,唐军为何会提前设伏?” 高晖道:“将军从平凉至邠州,亦是隐秘行军,为何会被挡住?” 达扎鲁恭遂想到他弟弟说的话,薛白似乎早就知晓了吐蕃军的路线,遂抬手让李齐物不要插话,向高晖问道:“如果漠谷道有伏兵,你有什么高见?” “将军可去乾陵。”高晖道。 “乾陵?”达扎鲁恭道:“那是什么?” “是大唐高宗皇帝与武后的陵寝,将军只需往乾陵,佯装掘取陪葬的金银器皿,不论周围有哪支唐军在,必救,将军就可以反过来伏击他。” 听了这建议,李齐物大感荒唐。 他不认为达扎鲁恭还有这个时间、精力去挖掘乾陵,就算有,这也是件从长远来看非常划不来的事。 “你要让吐蕃与大唐世代结仇吗?!” “所以我说的是佯取。”高晖道:“目的是为了试探是否有伏兵,避免直接进入险隘关口。” 李齐物皱眉,认为这道理完全是说不通的,遂道:“这主意太蠢了,与其费心猜测是否有伏兵,不如尽快穿过漠谷道。” 高晖道:“只怕是因为你是大唐宗室,故意阻挠将军去乾陵吧?” “你在说什么?”李齐物不解,“这和我是宗室有何关系?!” 他已经没耐心继续这场极为愚蠢的对话了,认为高晖是在把达扎鲁恭这蛮夷当傻子哄,借以邀功。 然而,达扎鲁恭却从这段对话里,听出了连李齐物都没意识到的弦外之音。 如果说吐蕃军中一直有人在给薛白暗通消息,听高晖这意思,或是在怀疑李齐物。因为怀疑,所以担心李齐物指引的漠谷道会有伏兵,想让他先往乾陵试探。 出于这种考较,达扎鲁恭决定先往乾陵,既是出于谨慎考虑,也是打算试探一下李齐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