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满唐华彩 第1133节 (第1/2页)
“首先,仆固怀恩胆敢扣押安西北庭信使,你既知是大罪,竟还抱着息事宁人之态度,说是怕‘打草惊蛇’,实则就是害怕逼反了他,你为何会怕?” “臣……臣恐朝廷……” “你对朝廷没有底气。”薛白道:“但朕告诉你,朕既然与仆固怀恩对话了,就做好了准备,他敢反,朕便敢打,绝不姑息!” “臣知错。” “扣押信使,一旦发现端倪,就该严查到底。没有‘逼反’之说,你总说杜誊不肖,他是不像你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杜有邻还想要认错,刚刚弯下腰去,薛白又喝了一句。 “直起腰来!你身为宰相,你代表的是朝廷,如何还惧他三分?” “是,老臣明白了。”杜有邻挺起胸膛,道:“仆固怀恩但凡敢犯下大罪,朝廷便严惩他,他但凡敢反,朝廷必平定他!” “你犯的第二个错,便是让朕姑且授仆固玚为朔方军留后。” 可惜杜有邻一把年纪了,站在薛白面前却像童子在先生面前受训一般,偏还得挺起胸膛。 “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薛白道,“倘若仆固怀恩一蛮横,朝廷姑息容忍,你知是假装授官,官员百姓如何看?天下各地那些即将要被朕裁撤的节度使如何看?你要为他们树立一个表率吗?!” “臣糊涂。” “你是糊涂,三句话便犯了三个错。”薛白道:“你的第三个错是让朕暂缓讨伐大计,安西、北庭既遣使者回长安,便是还心向大唐,越是如此,大唐越是不可辜负他们的一腔热血。如今兵马、粮草调动已毕,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便是前有狼、后有虎,更该杀伐决断,岂可优柔寡断?” 自从天宝五载从雪中救下薛白以来,杜有邻还没被他这么骂过,一时也摸不清薛白是什么意思,犹豫着是不是嫌他太笨,要让他辞官了。 “臣辜负陛下信任,臣着实是太不堪用了……” “可知朕为何与你说这些?”薛白放缓了语气问道。 杜有邻道:“臣不知。” “因为满朝文武,至少有九成以上都与你一样的想法。” 这么一说,杜有邻终于觉得自己没那么笨了。一想也是,其实他的看法才是正常反应,以社稷安稳为第一要务。 反而天子虽然气势逼人,但说到底,并没有十全十美的办法能保证社稷不乱。 朝廷若真那么强势,一旦逼反了仆固怀恩,别的不说,对这位登基不久的天子的威望也是个沉重的打击。 “臣愚钝。”杜有邻道:“不知陛下可有万全之计?” “天下事,岂有事事万全的?” “这……” “朕要你拿出魄力来。”薛白道:“朕说过,仆固怀恩若想反,之前更好的机会多得是,他既犹豫退缩了,现在,郭子仪一人前往,足矣。” “可万一?”杜有邻道:“陛下这岂不是在赌?” “朕不是在赌,而是,朝廷得拿出自信与霸道来,绝不可对这些节度使示弱,他们都是虎狼,朝廷只要显出一点‘顾全大局’的软弱,他们就会步步相逼,务必得在一开始就镇住他们。” “臣明白了。” “关于此事,接下来你必须在朝堂上支持朕,坚定不移地站在朕这一边。” “臣遵旨。” 薛白深深看了杜有邻一眼,觉得他还没有明白这件事其实并不容易做到。 果然,没过几日,一个消息在长安城传开。 大街小巷都在传仆固怀恩杀了杜五郎,举兵造反了。 *** “为何仆固怀恩肚疼就要造反?” “是杜誊杜五郎啊,圣人的挚友,前往灵武宣慰,被仆固怀恩杀了祭旗。现在仆固怀恩已经联合回纥、吐蕃反了。” “我说呢,年节前后,一直有兵马粮饷往西边调动,朝廷早有准备要平仆固怀恩啊。” “……” 大街小巷都是这样的议论,骑马而过的杜有邻听得心乱如麻。 一路到了大明宫前,元载正好也刚到,两人便交谈了几句。 “杜公,且宽心。市井谣言不可信,令郎应该还无碍。” 杜有邻知道元载聪明,问道:“犬子若未死,为何仆固怀恩没有上表自辩。” “别急嘛。”元载道:“仆固怀恩求的是世袭,该要与朝廷暗中较量,而不是撕破脸。可见那些消息是别人放出来的,连仆固怀恩都还没反应过来。等他知道京城的风言风语,再上书自辩,还得有段时日。” “公辅何以断言啊?” “消息能这么快传开,必然是有心人在推波助澜。旁人不能从中得利,只能是吐蕃、回纥派遣到长安来的细作,这是要离间大唐君臣啊。” “可吐蕃、回纥如何这么快知晓。” “那必然是与仆固怀恩联络极为频繁。”元载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